數位身分證2020年上路 四QA一次看懂
2018-12-28 11:47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╱即時報導
國發會提出智慧政府規劃報告,預計2020年啟動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(New eID),後續交由內政部規劃,目前換發細節、所需經費正在規劃中。不過數位身分證是什麼?到底安不安全呢?整理四大問題一次看懂!
Q:數位身分證是什麼?
A:簡單來說,未來數位身分證是一種晶片身分證,將結合現行的紙本身分證加上自然人憑證,未來會視情形逐步納入健保卡、駕照等識別功能,等於一卡在手,功能無窮。
我們可以將數位身分證想像成一把「鑰匙」,裡面不會儲存資料,但卻可以透過它,連結到各政府機關資料庫,透過雲端取用,例如:勞動部就業、勞保資料、內政部的防災資料、農委會的農情資訊、非洲豬瘟疫情等等。
Q:那這把「鑰匙」如果遺失怎麼辦?豈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我的資料?
A:依據目前初步規劃,數位身分證這把鑰匙如果遺失,即使被路人甲撿走,也無法隨意檢視個資。
首先,未來的數位身分證,將會以資訊「最小揭露」為原則,上面所載明的資料,只會比現在少,不會比現在多。
其次,未來數位身分證很可能會搭配個人密碼,即使路人甲撿到,沒有你的自設密碼,仍無法取得你的任何資料。
最後,晶片身分證所採用的身分識別為最高等級LoA4,在高安全性、保障隱私等原則下,達到資訊自主、便捷生活的目的。
Q:台灣規劃數位身分證是異想天開嗎?世界其他國家有沒有先例?
A:據2017年統計,全世界已有128個國家採用數位晶片身分證,包括日本、德國、馬來西亞、中國大陸、港澳、泰國、印尼、愛沙尼亞等,其實已經是國際趨勢。
Q:會不會花很多公帑?換發程序是否會很麻煩?
A:目前相關的經費以及換發程序仍由內政部戶政司研議中,相關細節確定後,還需要經過行政院核定,才會正式定案。
來源:經濟日報
發表評論
想參加討論嗎?自由投稿!